“計件量226.5節,計件工資1424元,全勤獎300元……”3月20日,華晉焦煤沙曲選煤廠運銷車間清車班職工王小勤收到工資條后,正在核對上個月的計件“額外”收入。
把精煤裝車工作量化到每一節車皮,依裝車時間長短額外獎勵團隊,按工作量大小提取個人酬勞。這是沙曲選煤廠績效管理改革的一項創新舉措。“現在干得多就掙得多,工作起來動力足、勁頭大。”王小勤對工資計量改革很是支持。
圖為華晉焦煤沙曲選煤廠全景。 楊杰偉 攝
今年,新焦煤工作重心由“謀”轉“干”,如何推進人員效率的精益化提升?沙曲選煤廠在績效體制改革方面把突出人的能動性作為關鍵點,先后實施了3個工資計量改革試點,運銷車間便是其中之一。“把工作量化到極致 ,讓干多干少不一樣,這不僅是我們推進內部改革的一個手段,也是踐行‘以奮斗者為本’價值理念的具體措施。”沙曲選煤廠廠長薛學勇一語點破工資計量改革的意義。
工資計量改革不單是分配方式的變化,同時也是一次管理方式的變革。“最大的變化就是減少了無效勞動時間,大大壓縮了裝車周期。”沙曲選煤廠運銷車間主任張沖對此深有感觸,“員工工資直接考核到個人的工作量,大家的積極性被調動起來了,沒人再去想著‘上花班’‘磨洋工’了。以前一天裝兩列半都非常緊張,現在單日最多可以裝到四列半”。
鐵路裝車有一套非常嚴格的加固、裝載標準,達不到要求就得返工。實行工資計量改革以后,車間的整體效率被細分到每個人頭上,返工就意味著員工要支付相當大的個人成本,這種情況下“正規循環、標準作業”就成了員工自覺行為。張沖表示:“目前車間基本上杜絕了返工現象,整體裝車效率較改革前有了大幅提升。3月份精煤外運創紀錄地完成35萬噸,相比去年月均水平提升了50%以上。”
裝車效率提升最直接的影響就是車間考核獎勵的提升,“4小時內完成一列裝車任務,車間就可以拿到2000元的額外獎勵。按照目前的效率,正常情況下這部分獎勵都應該會被我們拿到。”張沖自信滿滿地介紹到。
可分配的“蛋糕”變大了,個人收入自然水漲船高。“雖然比以前辛苦點,但是鼓了腰包才是硬道理。”沙曲選煤廠運銷車間裝車班班長嚴建彤表示:“相比改革前,一部分工作有質又有量的清車工,個人收入已經接近翻番”。
向改革要效率,以效率增薪酬,沙曲選煤廠秉持“以奮斗者為本,長期艱苦奮斗”的核心價值觀,在內部績效體制改革方面找到了突破點。薛學勇表示,下一步該廠將根據不同崗位的工作性質,采取個性化的改革措施,不斷擴大績效改革的試點范圍,用回報彰顯奮斗的價值,讓“老實人”不再吃虧,真正靠貢獻比多少,憑業績論高低。